当前所在位置:[大树的主题世界]-> [大树的游记BBS]-> [浅析毛泽东时代的生产方式及阶级关系]
[发新贴]  [回贴子]
[收藏此主题]
浅析毛泽东时代的生产方式及阶级关系
 0 大树
人气 17673.47
级别 太极骨灰
积分 1280701.10
[我的主页] [加入好友]
发布:2017-10-19 09:31 [引用回复]  [留言]
编者按:根据论坛讨论文字整理,以此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98周年]

浅析毛泽东时代的生产方式及阶级关系


一、毛泽东时代的阶级斗争是官僚者阶级与广大劳动者阶级之间的斗争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1962年就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客观分析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提出了在当时的社会依然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1965年他又提出“官僚主义者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是对立的两个阶级”,之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的,由于种种原因,文化革命没有完成彻底炸碎旧的国家机器、彻底打倒官僚者阶级以及消灭官僚者阶级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任务。之后发生了官僚者阶级全面复辟资本主义惨痛悲剧,在无产阶级再次起来革命前夕,总结毛泽东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官僚者阶级”是指毛泽东时代的各级干部,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体现“官僚者阶级”的阶级利益在党内的代表。那些跟着毛主席路线走的干部,其阶级身份同样也是“官僚者阶级”,这部分人在当时起着调和”官僚者阶级“与”广大劳动者阶级“矛盾的作用。但是,一遇时机(毛主席逝世),官僚者阶级的阶级本性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一点主席看得很清楚,关于对待文革,主席晚年说干部队伍”支持的不多,反对的不少“。“官僚者阶级”的总体表现,在毛主席逝世后发生一系列事件就得到明证。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阶级的存在是同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相联系的,阶级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的产物。那么,”官僚者阶级“和“广大劳动者阶级”同样也是毛泽东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那么当时生产方式又是什么呢?是遵循苏联(东欧)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此,苏联(东欧)和中国的演变轨迹是完全相同的(文革试图阻断这种演变,文革并未完成其历史任务,但文革为未来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由国家资本主义演变为自由资本主义。
     那么,无产阶级专政下,劳动者要怎么搞生产呢?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说得很清楚了:
     马克思:“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恩格斯:"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两位导师表达观点是一致的,并且互为补充。马克思说的更详细一些。如果把恩格斯所说的“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与马克思说的产品“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对应起来,那么就可以把恩格斯说的这句话理解为“物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这样理解更精准。马克思所说产品的“物”的属性是指具有价值的商品的一切关系在货币(或资本)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物”包含了商品生产所衍生出的一切社会关系。
总之,两位导师为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的生产方式提出几个基本要素,首先是(1)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然后 (2)消灭商品生产变为产品生产 及(3)劳动者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有计划地生产。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采取这种生产方式下,就可以彻底消灭“官僚者阶级“,从而完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

二、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依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保留商品生产方式,必然保留商品生产方式所产生的阶级关系、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
     首先,在生产上的表现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对立,马克思说:“商品是物化劳动。唯一不用于物化劳动的是非物化劳动,是还处在物化过程中的,作为主体的劳动。换句话说,物化劳动,即空间上存在的劳动,可以作为过去的劳动而同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相对立。如果劳动必须作为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作为活劳动而存在,它就只能作为活的主体而存在。在这个主体上,劳动是作为能力,作为可能性而存在,从而只能作为工人而存在。”
     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矛盾如何矛盾运动,马克思又说:“活劳动的客观条件(物化劳动-注)对于主观存在的活劳动能力来说,表现为分离的、独立的价值,而活劳动能力对于客观条件来说,也表现为另一种价值(它不是作为价值,而是作为使用价值来同客观条件相区别)。这种分离一旦成为前提,生产过程只能新生产,再生产这种分离,而且在更大规模上再生产这种分离。”
而在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对立下进行的商品生产表现为一种价值的增殖过程,物化劳动就转变为资本。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表现为资本与劳动力的矛盾关系。而在当时我们搞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及再生产)是不是一种价值的增殖过程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当时,资本表现为国家资本,其人格化为”官僚者阶级“,与之对立的是“广大劳动者阶级”。

    其次,商品生产所表现的价值规律需要自由市场和市场竞争得到体现。恩格斯说:“商品的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并通过这个条件,商品价值才能存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只有通过竞争的摆动以及同竞争一起的商品价格的摆动,才能得到贯彻,商品价值的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只有在这种情况才能成为现实”。
    而我们保留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同时由官僚者阶级制定价格并限制自由市场和市场竞争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劳动者阶级会自发地去寻找商品的价值,当时的黑市就突出的表现。当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不知道国家农副产品收购价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商品生产必然产生其相应的社会关系)?他们就会自发地去黑市交换,这样,黑市就逐步泛滥起来。黑市在当时就充当商品的价值发现的作用。当官僚者阶级严厉打击黑市,又会出现什么效果呢?这样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工人与农村社员之间以及各生产单位之间形成一道道无法调节的利益鸿沟,工人和农村社员之间联盟已被商品生产完全阻隔了。要打破这样鸿沟,有两条路,一条路继续革命,消灭商品生产变为产品生产,社会劳动者自觉地联合起来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另一条路,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第三,在商品生产方式下,资本购买劳动力和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同样需要通过市场和市场竞争来实现,无论资本形式是国家资本还是自由资本。一方面,资本不断寻求自身的不断增殖,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获得劳动力,并且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劳动力工资和福利待遇(劳动力价格)的不同差异,促使劳动者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者的自由流动。然而,当劳动力市场被官僚者阶级当作商品生产中“坏”的方面限制后,它必然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资本方面看,在当时很多国营企业或国营农场向农村社员招聘临时工、合同工就是资本为降低生产成本购买廉价劳动力的行为。从劳动力方面看,我们看到当时社会上有人在招生、招工、招干、招兵、工作调动、知青回城等事关劳动力工资和福利待遇切身利益上,劳动者通过向官员请客送礼或出卖色相等各种交换手段搞“走后门”活动,这些“走后门”的劳动者在不觉地行使着劳动力市场的职能。从“走后门”现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走后门”发生的密度越大、范围越宽,表明了通过有计划的商品生产形成的官僚者阶级的权力也越大。官僚者阶级的政治统治也越强。这样,官僚者阶级的全面复辟资本主义不但可能,而且成为了必然。

     第四,在当时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下,已经形成了国家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矛盾对立,也就是官僚者阶级与劳动者阶级的对立。生产的客观目的是为了国家资本的增值,工人领到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在这种矛盾对立下,生产过程是由两种对立的劳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劳动是物化为国家资本的劳动(劳动客观条件,如工具、厂房、原材料等),另一种劳动是工人的活劳动。工人是被外力(国家资本)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自由地相互结合。就这种劳动结合体来说,生产活动是服务和服从于资本的意志,并受这种意志所支配。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工人就会感受到工人劳动加工材料不是自己材料,劳动工具不是自己的工具,工人的劳动只表现为材料和工具这些实体的附属品,并物化在不属于自己的资本中。资本与劳动力的矛盾对立在当时表现在工厂和农村合作社中,有部分工人和社员出工不出力,占“公家”便宜,利用工厂和农村合作工具加工私活等现象。代表国家资本的官僚者阶级一方,则试图通过生产管理中“管、卡、压”等手段对工人进行专政,同时搞“物质刺激、利润挂帅”等手段调动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如何彻底解决当时生产过程两种矛盾对立的劳动?一种方式是复辟到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在小生产方式下,劳动工具及材料是属于个人,因而劳动者与劳动工具之间对立就会消除。另一种方式进行共产主义革命,消灭商品生产方式,也就消灭国家资本,从而消灭了物化劳动,从而消灭官僚者阶级。社会中的一切生产条件(工具原料等)仅仅作为自由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完成劳动产品的手段而已。不幸的是,官僚者阶级处于他们的阶级本性,选择了后者,率先在农业生产领域复辟倒退为小生产方式,致使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严重挫折。

     第五,在当时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下,代表国家资本的官僚者阶级控制着整个社会商品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分配、物价及流通等所有环节,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劳动者阶级对官僚者阶级主导的生产活动有一定监督作用。但是,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官僚者阶级自上而下的对生产活动中决定性作用是无法撼动的,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同样是牢固和稳定的,那些充实到新领导班子的造反派成员无形中成为新的官僚者阶级中的一份子。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由于官僚者阶级代表国家资本,行使者国家资本主导着整个社会生产活动,因此,在对商品占有和分配上必然保护官僚者阶级的利益,正像毛主席晚年所说的“作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
    这里要强调的是毛主席说的官僚者阶级比“资本家还厉害”。我们知道,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们有“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已是司空见惯的事,甚至当时官僚者阶级占有的财产并不比自由资产阶级多,那么,毛主席怎么会说官僚者阶级“比资本家还厉害”呢?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由于在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下,官僚者阶级不仅掌控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同时也控制着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同时控制商品的物价,也完全控制着市场及商品的流通。因而官僚者阶级的政治权力比自由资产阶级大得多。所以主席说他们“比资本家还厉害”!。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从1965年起提出的“官僚者阶级”与“广大劳动者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抓住了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脉搏。

    第六,进一步考察当时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所产生的官僚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的矛盾。我们只需要把国家资本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关系表述为占有的过程,就会看清楚当时的所有权的关系。工人除了工资外的剩余劳动变为国家资本的剩余价值,这一点意味着:工人并不占有他(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这个产品对他来说表现为他人的财产。反过来说,他人的劳动表现为资本的财产,这种所有权的关系通过国家资本继承而长期保存,并随着生产规模扩张而扩大,它不会被行使国家资本权力的某些官员的调动、撤换、死亡或权力更迭而受到丝毫影响。这样,在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下,公有制必然变为官僚者阶级所有制,公有制事实上已名存实亡。
为了加深理解有计划商品生产方式下公有制必然已名存实亡,我这里再引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段话:“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承认对方是私有者。”,从马克思这段话可以看出,由于商品交换的双方必须拥有产品的占有权,双方才能进行交换,因此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必然存在私有制及私有观念。

    第七,在商品生产方式下,由官僚者阶级主导的“有计划”的生产依然是无计划的。
    我们知道,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工业资本家承担着生产上一起责任,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都随资本家的意。对每个资本家来说,社会需要仍是一个未知数。在资本主义社会,今天还不能充分供应的东西,明天可能供应的大大超过需要。尽管如此,商品总的来说转移到了需要的对象上了。这个矛盾是如何解决的呢?是市场竞争,通过市场竞争。对于品种上、数量上不合乎当前社会需要的商品,竞争使他们的价格落到劳动价值之下,通过这种拐弯的办法使资本家感到,他们或者生产了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商品本身虽然需要,但生产的数量已经超过需要。通过市场竞争,资本家就会主动去调节商品生产计划。
    那么保留商品生产,由官僚者阶级统一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并掌控商品价格、流通和分配的所有环节,是不是能够为满足社会中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官僚者阶级在制定生产计划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资本意志驱使,去选择对资本发展最有利的生产计划。建国初毛主席批评苏联搞社会主义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的状况,就说明了这一点。苏联为什么会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呢?这是因为发展重工业可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从加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重点发展重工业必然与当时社会实际需要产生矛盾冲突。国家资本制定生产计划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还表现在官僚者阶级在做生产计划时无法考虑社会中不同劳动者对消费品的品种、风格及质地等产品特性的个性化需要,由于当时限制市场竞争,无法通过市场去调节这种冲突。这也就是改革开放后资产阶级自由派常骂的当时的经济是消费品“短缺”的经济。
      由于当时社会存在着官僚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之间对立冲突,这种冲突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企业工人不认真干活,造成这些企业完成不了国家要求的生产计划,让计划落了空。
      前面说过,由于当时采用的商品生产方式,劳动者阶级自发地寻找价值规律,这就造成了“黑市”屡禁不止,致使官僚者阶级在实施粮食和农副产品收购时受到“黑市”干扰,而无法按计划完成收购计划。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保留着商品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依然存在国家资本的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产品需要之间的矛盾,整个社会的生产依然是无计划的。而要消除这个矛盾,无产阶级就必须继续革命,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前提下,消灭商品生产,变为物品的生产,生产由劳动者自由联合起来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均由自由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决定,也只有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才会是有计划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革命掌握政权后,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必然产生新的阶级关系及阶级斗争,这就是官僚者阶级与广大劳动者阶级之间关系和斗争。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无产阶级专政无法得到巩固,官僚者阶级却不断壮大发展,转变为官僚者阶级专政,最终官僚者阶级会把他们的政治统治兑现为财产关系上的占有,这就是中国和苏东地区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的主要原因。
[去发表回复]   [返回]